近日,有网友指出抖音的评论区也通过算法推荐评论。例如,同一个男女吵架的视频,女用户看到的是支持女方,男用户看到的则相反。网友对此表示担忧,大数据呈现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内容,会进一步加剧“信息茧房”效应。
什么是大数据
大数据(Big data),不同于以往的数据,不经过随机、抽样之类的方法,将所有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,最终成为帮助企业决策的一种资讯。它最主要的特点是“大量”。相比抽样调查,大数据可以精确到每一个用户,每一条浏览记录。
如今的大数据时代,将用户的信息称为企业的核心当之无愧。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,可以刻画出用户画像,将用户标签化,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、行为和偏好,对于用户行为做出更加精准的预测,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。这些数据可能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。
算法
当你在吃饭的时候谈论某事,或者与人聊天的时候谈到某件事,然后你打开手机开始刷手机,无意当中就看见你聊天中提到的某事,不必感到惊讶,这些精确推送,并不是窃取了麦克风或者聊天记录之类的敏感信息,而是大数据的功劳。大数据通过收集用户信息,通过算法推算出用户的喜好。不只你在主动获取你感兴趣的信息,利用大数据的平台也会按照你的喜好主动推送信息,这也难免会“撞车”,就像上文所举的例子一样。
文章开头所指出的,抖音不仅使用推荐算法,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,连评论区也被“影响”。不同用户群体所看到的评论不同,大数据呈现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内容。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喜好,另一方面则会进一步加剧“信息茧房”的形成。
“信息茧房”的形成
通过算法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信息,容易让人们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圈,只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内容,逐渐失去了接触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机会。这种信息茧房会导致认知单一、思维固化和与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障碍。人们习惯与同样观点的人交流,不愿意接受和了解不同的观点,从而加剧社会群体和群体之间的认知矛盾,激化各群体之间的对立。
以前的互联网,各种文化,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,思想也更加自由,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。我现在只能看到斗争。一个又一个的茧房形成,茧房里的人们被同质化,思想被固定在所认知的茧房里。不同群体间是割裂的,茧房里的人们习惯与同在茧房里的人交流,听不见外面的声音,一旦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他们的耳朵里,他们就会暴跳如雷,群起攻之。每个人只能看见他所期望的世界,而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。
“二极管”现象频发
茧房会造成认知的单一,即“非黑即白”,不符合人们喜好的,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对。前段时间,音游“喵斯快跑”上架了一个联动的DLC,没有加入其“计划通”(厂商承诺购买计划通就可以享受以后所有的更新)而遭到粉丝乃至外人的疯狂抵制。其实这是厂商的无奈之举,音游因为受众小已经难以运营下去,当然当初的承诺说的太满,算是一个教训。
同为音游而且是免费音游的“Phigros”,在测试账号系统的时候,因为发布了需要赞助的测试账号而被骂的狗血淋头。非盈利不代表不能盈利,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,为了游戏更好的运营下去增加一些收费当然合理。这就能看出为什么网上的喷子越来越多,茧房让他们以自我为中心,如同上文一样,遇到自己不喜欢,不满意的,直接开喷。
平台的责任?
除了上文所讲的“信息茧房”的危害之外,最大的风险源于掌握着数据的平台。
平台是否“控制”了用户?平台拥有推送消息的主动权。如果平台控制用户所接触到的信息,主动去灌输一些东西,是否会影响用户?假如用户平常不关注男女对立,平台有意推送大量这种消息,是否会改变用户的喜好和观念,使得矛盾更加激化?这个我无法下定论,平台确实有这样的能力,也很容易做到这种事情。平台需要严格控制算法,确保算法不会被过度强化。
创造虚假的数据?各大平台都充斥着假粉丝,假流量,打造出好看的数据,并没有什么意义,关键要看其内容。平台需要为用户筛选出高质量、高价值的内容。主动提供更加客观、多样化的内容,引导用户接触多元化的信息,减少“信息茧房”的影响。
过滤不良内容,引导社会风气,这是作为平台的社会责任。一个平台,如果不加以限制,不进行过滤,就会充斥着大量低俗的、恶意的内容,甚至掩盖过其他正常的内容。过滤的力度和用户体验间需要保持一种平衡,贴吧的过滤非常严格,有大量的屏蔽词,评论和帖子经常被莫名其妙的删除,其严格程度已经影响了用户的日常交流,和发布者们的正常创作。过滤的成本也是平台应当考虑的,像贴吧这种文字和图片居多的平台可以靠AI来进行审核,将少部分的视频交给人工。抖音则是以视频为主,先交给AI审核,人工来进行复核。各个平台的绝大部分员工是负责审核的,并采用AI+人工的方式提高效率。但即使如此,面对庞大的用户也难以过滤掉全部的不良内容,再加上某些政治审查的需要,平台的过滤能力十分有限。
未成年人的内心发育尚未成熟,自控力较弱,过早的接触平台,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左右,逐渐迷失自我。与成年人相比,未成年更容易陷入“信息茧房”,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可估量。
自媒体和用户
随着短视频的普及,自媒体和用户越来越多,现在每个用户都拥有发视频的权利。大量的短视频背后,是流量所带来的收益。一般用户随手所发的视频,基本没什么流量,也不会带来什么收益,但是自媒体创作者们会发布更加“专业”的作品,更容易带来大量的流量。有了流量就会有收益,一些人开始以“低质量,高数量”的策略,发布大量无意义,甚至虚假的信息,只为了追求流量。有网友讽刺如图:
这样,低价值、低质量的内容越来越多,会降低整体用户体验,大量低质量的内容会让用户浪费时间和精力,让高质量、高价值的视频被埋没。平台应当采取措施,降低低价值、低质量的内容传播,鼓励高质量、有价值的内容创作。
破除“信息茧房”
实际上,算法不该成为“信息茧房”的“背锅侠”,因为真正选择去阅读这些信息的,不是算法,而是人。早在算法出现之前,就有了“信息茧房”这个概念。这个概念是为了直接警醒公众:不要只注意自己所选择的东西,和取悦自己的通讯媒体。人们更愿意呆在“舒适圈”,选择自己偏好的东西,形成信息“偏食”,久而久之,将自己困在了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随着算法的发展和普及,这种选择变得简单了起来,人们轻易地将选择权交给了算法,受到算法的放大,“茧房”问题快速地显漏出来。
看什么与不看什么的权利,终究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。在选择面前,有人为了舒适,放弃判断,也有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理智与清醒,敢于直面自己“舒适圈”之外的信息。将责任推给算法,是对个人责任的一种逃避。
走出“信息茧房”,其实很简单。对于信息保持警惕,认清自身,尝试关注不同方面领域的内容,主动跨出自己的舒适圈,去接触你之前不愿接触的信息,不必拘泥于平台,不断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和视野。
警惕“信息茧房”,保持自身独立思考,才是如今互联网时代人们最需要做的事情。